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親子話題

孩子整天上網認識朋友,怎麼辦!~談如何陪伴邁入青春期的孩子認識網路交友

在科技時代的來臨下,網絡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社交平台,不僅對成年人如此,對孩子們而言也是一個認識朋友的新管道。然而,對父母來說,當今網路世界與過去的成長經驗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對於孩子在網絡上交友會存有些疑慮與未知......

採訪/撰文 劉昱彣 實習諮商心理師
受訪者 陳昱安 心理師

擁抱叛逆期-如何陪伴容易情緒衝動的青少年> (下)

試想當孩子因挫折而哭泣的時候,若身旁的人總是告訴他:「不要哭,哭有什麼用?哭可以解決問題嗎?」用否定、 忽略的方式來處理情緒,導致孩子沒有機會歸類自己混雜的負面情緒,在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只能一直用壓抑的方式因應......

本文節錄自陳昱安諮商心理師2023.09.13講座
撰寫者:程詩婷 實習諮商心理師

擁抱叛逆期-如何「理解」容易情緒衝動的青少年> (上)

面對青少年,父母常常感到無法捉摸他們的內心世界,曾經可愛的孩子,怎麼就成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外星人, 這種失控感很容易讓我們將他們簡單地歸納為處在一種叛逆期。然而...

本文節錄自陳昱安諮商心理師2023.09.13講座
撰寫者:程詩婷 實習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孩子,好想知道你怎麼了

日常生活中大人有時候會遇到低谷,生理與心理上會有明顯的變化,其實孩子也是如此,也會有面臨低潮或失落的時刻,此時若出現一些徵兆就是我們可以多加留意的,像是孩子的情緒浮動變大、飲食不佳、睡眠品質下降,甚至 ...

撰文:劉昱彣 實習諮商心理師
參考:蘇畇甄 心理師2022.10.13《孩子,讓我陪你走過低潮》講座

面對孩子的負向行為,除了處罰,還有其他可能嗎?

在與很多家長進行親職諮詢時,很多人會認為面對小孩的負向行為,需要嚴厲、懲罰才有效。懲罰確實能夠中止不當行為。但是,如果我們只追求立即效果,就需要去注意孩子是否有出現......

文:邱羣倫 諮商心理師

學齡前孩子說不雅的話,怎麼教?心理師教你一不二要

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家長會發現孩子時不時地「語出驚人」,有些是可愛的驚喜,有些則帶來了一些「驚嚇」。常有爸爸媽媽說,越是跟孩子說不可以,孩子就越是愛講,而且還越講越興奮,邊講邊笑!爸媽真是頭痛到不行呀! ...

文:王巧涵 臨床心理師

親愛的孩子,當你長滿刺,我該如何靠近你?——談父母與青少年的相處之道

「不要整天碎碎念啦,你真的很煩!」「你們都不懂我,只會講一堆大道理。」 面對父母的關心,孩子一句「不知道啦」、「還好」、「嗯」,然後「碰!」用力甩上房門,父母的關心被隔絕在門外。身為父母,看著距離遙遠的孩子,無奈又心急,一不小心還點燃了彼此的戰火......爸媽可能好奇這時候的孩子究竟怎麼了?

文:張依雯 實習諮商心理師 參考/訪談:賴聖洋心理師線上親子講座、莫茲晶 諮商心理師

溫和堅定讓孩子騎到我頭上,怎麼辦?

我們在傳統的教養風格中成長、受溫和堅定的教養法寶薰陶,卻在實踐的過程中屢屢受挫,這是現代家長與孩子衝突時的無奈,自己的心意未能得到回應時,讓我們試著暫停思考是誰的問題,一起來重溫「溫和堅定」帶來的感動。

文:張博凱 實習諮商心理師

神隊友養成術:如何創造舒適的合作經驗

自從成為母親這個角色以來,每每看到神隊友相關的描述,都感到心有戚戚。育兒是多麽有壓力的事,只有真正遇過才知道,「養兒方知父母恩」這句話實在是有道理的。父母的愛確實是偉大的,再怎麼累都要起身,去做那些其實不有趣、也沒有成就感的工作,照顧另外一個生命,真的需要一種犧牲的心志。而那些生活中暴增的瑣事,足以顛覆整個生活,讓本來優雅的女人變成蓬頭垢面的大媽......

文:林淵渟 諮商心理師

孩子,家事做不做

很多研究都指出孩子參與家事的程度愈高,家庭氣氛與親子互動愈好。但常有父母抱怨孩子不做家事,原因當然很多。陳忠寅心理師跟大家分享常見的2大NG情況外,也跟爸爸媽媽分享五大撇步,陪伴孩子從小學會做家事喔!

文:陳忠寅諮商心理師

聖誕佳節‧為自己跟孩子點亮『心』燈

在電影《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中,生命中特別難忘、具有意義與價值的記憶,會被以「金色水晶球」的形式存下來。而在諮商室裡,每個歲末年初,我也會請來會談的人回顧一下今年的變化以及對明年的期許。這樣的歷程可以讓我們稍微停下來,檢視一下現在的自己是否符合自己期待的樣子,並且肯定自己的小小進步。

文:楊琬琳 諮商心理師

孩子情緒失控別擔心,救援隊出動!

在教養過程中,許多家長應該不陌生,有時孩子遇到了挫折,開始大發脾氣、大哭大鬧、嘶吼、在地上打滾、丟東西、講也講不聽、拉也拉不起來、不許你離開也不許你碰他、完全不能溝通….那種失去理智的感覺,很可怕吧!那個理智線斷掉的場景,孩子的情緒實在很令人困擾!該怎麼辦?

文:王巧涵 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