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自我探索

找到自己

文:莫茲婷心理師

一位即將畢業的高三學生,他的即時通帳號標示著:「倒數、閉關、展翅,藍鑽諮商師之路‧‧‧」。在諮商室裡,他侃侃談著未來的理想,也敘述他的讀書計劃。他不斷地反思自己、也反思環境對他自我認同(identity)的影響。

這是一位正在尋找自己,也漸漸尋見了自己的年輕人!

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son)提出:青少年階段的發展任務,就是尋找建立自我認同。這段期間,青少年要思考及統整的問題非常多,如:我以後要做什麼?在朋友眼中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對金錢的價值觀是如何?

人際衝突時,我的想法和立場是什麼?----等等。在這時期,思考的混亂和不確定感,經常會伴隨焦慮不安的情緒,也因此很容易和大人有對立的行為。 事實上,有許多青少年無法回答:「我是誰?」或「我要什麼?」。即使他們的作為,在大人的眼光中被視為離經叛道、走在鋼索上,他們仍然堅持:「大人要求我要做的,都不是我要的。」若再問他們:「那你要什麼?」他們常有的答案是:「我不知道!」

到底是什麼原因,會令一個尋找自己的青少年,難於找到自己?

從現實面來看,我們大多數的青少年(國中至高中)所處的環境,每天大約有九至十小時(從早上七點半到下午四、五點;國三生繼續留到下午六點)坐在學校的教室裡聽課考試(每天有二至八個考試)。學校放學後,多數學生接著到補習班或留在學校晚自習,直至到晚上九點或十點才回到家。他們每天除了聽課外,耳邊經常有重複的叮嚀:「要專心讀書,拚個好成績,以後才有出路。」久而久之,許多青少年只認定讀書考試是他們的工作,好成績則是他們的責任。至於其它諸如:談思考、談人生價值觀、談休閒生活、談身心鍛鍊...,都被明正言順地摒除在外了。除此之外,在考試和成績掛帥下,還有許多嚴重的後遺症更是不可收拾,如:壞了好奇心和學習的胃口、學習挫敗的學生產生偏差行為、考試壓力下的情緒問題...等等。在這樣的生態情境下,青少年的尋找自我之旅,淹沒迷失在學校的考試壓力中。

除上述現實面的影響外,父母的教養方式,也是影響青少年尋找自我認同的重要因素。如:較為控制的父母,孩子會因為較缺少自主的空間,以至於過度順從父母,少有自我思考的機會。反之,良好的親子關係,則允許孩子能自由的表達,也接納孩子犯錯。同時,也陪伴孩子去探索和嘗試,因此孩子除能產生自我價值感外,最終亦能找到自己。

青少年經常給人的印象就是:難搞、懵懂、似懂非懂、耍帥、狂妄----!我們都曾經是青少年,都曾經在內心深處想要讓全世界知道我們。所以在此呼籲:接納青少年!給他們空間!用耐心陪伴他們!幫助他們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