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情緒話題

壓力大常常依靠食物抒發?—談「情緒性進食」

訪談者/撰文:杜爰瑾 實習諮商心理師
受訪者:莫茲晶 諮商心理師

美食是點綴生活的重要一環,吃東西並不總是只為了滿足生理上的飢餓,我們喜歡透過享受食物來獎勵自己,像是結束重要的大考、完成困難的工作任務……等,大啖美食使得我們心情變得更好。然而有些時候當心情低落,或是面對龐大壓力,不少人也會求助於食物,靠著狂吃一頓來獲得安慰、緩解壓力,等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已經吃了太多東西。

這種靠著大吃大喝讓自己緩解的飲食方式,又叫做「情緒性進食」。情緒性進食是利用食物讓自己感覺更好—以滿足情感需求。然而,情緒性進食並不能解決情緒問題。事實上,這通常會讓人感覺更糟,暴飲暴食後可能還會為此參生內疚或羞愧的感覺。

為什麼會有「情緒性進食」?
莫茲晶心理師表示食物其實很容易成為安撫的角色。當小嬰兒哇哇大哭時,媽媽便會拿出奶水餵哺,嬰兒透過吸允媽媽的乳房或奶嘴獲得安撫;又或是當我們心情不好時,家人順口一提「走!我們去吃好吃的!」食物經常會與關係產生連結,或是在不知不覺中象徵著撫慰。再者有時美食能帶來感官上的滿足,讓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獲得愉悅的感受。而無論是滿足撫慰、滿足感官效果或是應付壓力,食物比起其他方法,仍算是最快取得的途徑,也因此造成了不知不覺就攝取太多熱量的局面。

不過面對龐大壓力時,人的身體機制本來會需要更多的熱量,好進入備戰狀態,因此會更想吃東西也是種本能反應。這種面對壓力想進食的本能與情緒性進食的差別在於,情緒性的進食所能帶來的紓壓效果通常是很短暫的。導致情緒性的進食,往往是因為內在需求不被回應,轉而用食物來取代這些未被滿足的需要。意謂當我們對自己的了解與自己的需求越是陌生,不曉得如何表達和回應自我時,有些人就會選擇使用大量進食的方式發洩。

如何分辨自己有沒有情緒性進食?
莫茲晶心理師提供最快速的分辨方式:當想吃東西,特別是高熱量食物時,不妨問問自己是否願意以健康的食物替代呢?因為情緒性進食通常會有幾個特徵,其中特別想吃特定食物(大多是高油高糖或油炸食物)便是一個重要指標。其他特徵包括:吃的時候很難專心在食物上、吃飽後仍有繼續進食難以停止、吃完後會伴隨罪惡感或愧疚感。

如何減少情緒性進食?
喜好美食是人性的一部分,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透過飲食來釋放壓力的經驗,不過當食物變成唯一的紓壓方法時,就需要多些留意了。莫茲晶心理師從短期與長期兩個角度,分享幾個面對情緒性進食可以練習的方法。短期而言,可以替自己「建立一份代替情緒性進食的紓壓清單」。從生活中探索其他的紓壓方法,例如跟朋友聊聊、走路、清潔打掃...等,讓壓力來襲時,能夠將注意力從食物轉向其他紓壓方式。長期的話,則是更多地去「認識自己的內在需求」。如同前面所提及的,觸發情緒性進食的原因往往與內在需求的未滿足有關,如果能增進對自己的覺察,就有機會能夠減少情緒性進食。

而要怎麼去增加自身的覺察力呢?莫茲晶心理師表示可以從情緒日記開始嘗試。當發現自己又想大吃特吃時,不妨紀錄發生了什麼事、自己的感覺是什麼,這些感覺背後隱藏了哪些需求。透過一次次的紀錄,慢慢地就能增加對自己的覺察。如果行有餘力,進一步也可以對食材或是營養有更多的認識,因為當我們了解自己吃進去的是什麼食材、食材的來源為何、該食材是如何產出與收成等,也許有機會轉換自己和食物的關係,讓自己從被食物控制的「奴隸」,轉變成認識食材、學習不同烹飪方式,甚至是關心食材生態的「主人」。

表面上,大量進食讓大家最害怕的莫過於體重的增加,以及身體的健康。然而除了體重機上的數字,面對「暴飲暴食」的自己,或許也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了解底層的情緒狀態及內在需求。當人們的內在需求一直沒有使用合適的方法處理,久而久之就可能會以別的方式反撲。因此,與其不斷斥責暴飲暴食的自己,不如給自己一個機會,溫柔地關心自己「怎麼了」。當意識到自己可能有情緒性的進食,可以嘗試上述方法陪伴自己。若發現執行過程有困難,也可以考慮尋求相關專業人士的協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