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情緒話題

為什麼是我?不公平!~受害者心結如何轉化呢?

本文整理自賴聖洋心理師2021.01.21 Stars Radio「新獵人本色」訪談內容,由黃亞諾實習諮商心理師整理

「嗚嗚,這是我遇到的第N個渣男,我從來沒有虧欠對方,為什麼總是被這樣對待?誰要來救救我。」
「不是我不改,改了有甚麼用,父母又不改,問題是在他們身上,我今天會這樣,都是他們造成的。」
「我就是沒有含著金湯匙出生,不然我現在早就財務自由,能放膽追逐自己的夢想,不用忍受這烏煙瘴氣的鳥日子。」
「唉~我這樣跟你說啦,就是政府無能,社會越來越自私,讓我們這些底層的小老百姓只能苟延殘喘地討生活。」


受害者情結?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但每個人面對不如意都有不一樣的詮釋,受害者情結多多少少都出現在每個人的生活中,覺得自己就是現實世界中的灰姑娘,在公司裡懷才不遇,感情中遇人不淑,日常生活中倒楣事不斷,似乎好運都是為他人預備,而自己只要一天沒有遇到衰事,就要謝天謝地。

賴聖洋心理師分享,要了解受害者情結,就不能不提到卡普曼註一(Karpman)的戲劇三角,卡普曼的戲劇三角由三個角色所組成,分別為拯救者、加害者以及受害者,他發現在人際互動中,人會不停在這三個角色就切換,有趣的是,當我們扮演其中一個角色時,周圍的人很大的機率演出另外兩個的角色。賴聖洋心理師舉例,人不會只停留在一個角色,在華人社會中,愛之深責之切的觀念下,管教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愛的教育」,出於愛想要幫助孩子,這是拯救者的角色,但卻運用打罵的方式來呈現愛,導致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是加害者,不是拯救者,而當下孩子就成為了受害者,長期擔當受害者的孩子,對父母有說不出的怨言,只是還小,沒辦法做甚麼事情,等孩子長大後,有能力從受害者出來,轉變成加害者,為了是要抒發小時候累積至今的苦與悶,因此對父母親不敬、關係疏遠,對於父母而言,我這樣用心照顧你長大,現在你卻這樣對待我,太過分了,天理何在,也就在此時父母從加害者的角色轉變成受害者了,難過的是,這樣的過程不會停止,父母與孩子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打轉,互相誤會及受盡折磨,除非,有人選擇跳脫這樣的三角形模式。

如何脫離受害者情結

賴聖洋/莫茲婷心理師如此分享,有兩個小步驟可以幫助我們跳脫卡普曼的戲劇三角,不再陷入受害者情結中:

第一步:眼觀八方,觀察自己
在經歷挫折或難受的事件後,心中一定會有不公平、為什麼是我的聲音,往往我們會默默讓這些聲音隨著情緒的宣洩,繼續沉澱在我們的心中,但我們也能選擇正視這個聲音,留意他的去處,雖然我們沒辦法一開始就拒絕這些聲音出現,但我們有權力決定這個聲音出現後是否能繼續留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能決定這聲音對我們的的影響力是大是小,但要如何做到呢?

第二步:下定決心,照顧自己
可以試著準備紙和筆,給自己一個舒適的空間及時間,藉由書寫的方式來跟自我對話,透過文字來梳理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進而去經歷自己情緒背後的根源是甚麼,因為情緒不是二分法的非好及壞,情緒是能透過被理解來到達抒發的效果,當我們書寫完後,可以找周圍的親朋好友或詢求專業人士(如:心理師)聊聊,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接納自己的痛苦以及了解自己真實的感受,但千萬不要急,不要太苛刻自己,這需要一步步地前進。

但有的人會問,可是環境沒有改變阿,還是會有很多加害者出現,我該怎麼辦?不是我要成為受害者的,是環境所逼。賴聖洋心理師給大家三個小錦囊,可以隨時拿出來取用:

1.承諾(耐心):跟自己約定好,不是立刻解決問題,我們不要跳入拯救者的角色,陪伴自己面對當下的困境,透過剛剛分享的兩步驟,好好陪伴自己就好。

2.創意(盼望):不是當下沒有答案,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答案,還沒學會答案,這世上一定有人跟我們遇到相似的困難,總有一條出路,是充滿盼望的。

3.教練(陪伴):找到能陪伴我們並提供我們新方法的人,讓我們找到新的模式來取代惡性循環的三角循環。

意義治療法的創始者Frankl註二提到,人雖然在不可改變殘酷的環境中,但其內在精神還是自由,這自由是不能被剝奪的。也許眼前的我們無法立刻解開受害者情結,但我們內心有自由,相信能找到生命中的意義,也許第一步就是脫下受害者的謊言,向環境吶喊:「我是自由的,我的處境不是由環境來決定」,期待我們能一步一步找到我們真實的價值,不再成為受害者。




 

註一:斯蒂夫·卡普曼(Stephen Karpman)為醫學博士。曾任美國國家海軍精神科醫生,與人際溝通分析學派(Transactional Analysis,簡稱TA)創始人艾瑞克•伯恩博士(Eric Berne)一起工作

註二:Viktor E. Frankl於1905年生於奧國維也納,1930年和1949年分別從維也納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和哲學博士,曾任維也納精神科教授。早期受心理分析訓練,也深受歐洲存在主義影響,更是虔誠天主教徒。二次大戰後,被關在集中營,受盡折磨與痛苦。戰後,創立獨樹一格的意義治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