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親子話題

小孩一直滑手機,父母怎麼辦?(一)

採訪/ 撰文 余詩盈實習心理師
受訪者 楊琬琳心理師

「小明~不要再玩手機了!要吃飯了!」
「好啦~等一下就來!」
「小明~你怎麼還在玩手機?已經很晚了~」
「好啦~好啦~我知道!」

家裡的孩子總是在滑手機,做父母的卻不明白孩子為什麼那麼離不開手機,眼看著孩子把許多時間都花在手機上,想幫忙卻不知道可以怎麼幫忙他?

令孩子深深著迷的手機世界究竟有什麼

從兒童、青少年最常使用手機的功能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社交互動(臉書、Instagram)、即時通訊(LINE、WeChat、Messenger)、陌生交友(國高中生較常見,例如Beetalk)、遊戲、資訊流覽功能(討論版、偶像、部落客、影片、小說)。這些看似五花八門的手機功能,之所以這般吸引孩子,正是因為它能夠滿足孩子發展過程中重要的心理需求:我能感、自我認同、愛與歸屬感。

在遊戲中,我學會相信我是有能力的

心理學家Erickson認為,國小生(6~12歲)正是在發展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我能感,也就是相信自己是可以的、是有能力的。如果一個孩子在人際、家庭、成就感等各面向的發展都遭遇挫敗,就會希望能從其他面向找到出口,而網路遊戲正好是這個出口。網路遊戲的設計正是利用容易獲得成就感的機制而吸引玩家不斷投入遊戲,所以相較於真實生活,玩遊戲更容易獲得成就感。在現實世界發展受挫的孩子,可能就這麼一頭栽入網路遊戲世界,以滿足他在發展自我過程中的需求。

遨遊手機世界讓我更知道我是什麼樣的人

青少年(12~18歲)是發展自我認同的時期,此時的自我認同來源大多是從別人眼中看自己,而比較少自己看自己的能力(發展上尚未成熟),也因此很重視同儕,希望能跟同儕玩一樣的東西。當同儕都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訊息,或是一起玩著某個手機遊戲,這對正在發展自我認同的青少年而言,就會是沉浸手機世界的莫大吸引力。

這裡有我的舞台,有很多同伴,我覺得我屬於這裡

 

如果從Maslow的需求階層理論來看,網路成癮的孩子通常在最基本的生理與安全需求能夠得到滿足,但在愛與歸屬的層次則較不滿足。然而這樣的不滿足或許只是跟父母比較疏離,沒有感覺到家裡的愛和歸屬,而不一定有被虐待,或是常被責備的情況。也或許是在人際方面的不擅長,所以沒有在校園中形成好的人際連結。這些都可能是把孩子推到網路世界中的推力。另一方面,網路遊戲世界的吸引力在於它相較現實更容易交到朋友,有些遊戲原本就設計要拉更多人一起玩,或是只要多花一些時間就會很容易有表現的舞台。甚至有些遊戲鼓勵玩家組隊,會有公會、部落等組織,創造出一種戰友的感覺。這是現實世界沒有的機會,在學校想組隊作戰可能就會被討厭,因為學校是一個講究和平人際關係,希望孩子學著社會化的地方。正因為網路有太多地方能夠彌補現實社會不能滿足的需求,所以會形成很強大的拉力。
當孩子在網路中尋求需求的滿足…

若我們可以理解孩子的需求,就有機會用其他方式回應與滿足他們,削弱孩子跟3C產品、網路的連結。家長想了解孩子需求,最簡單的作法就是觀察孩子使用手機時都在做什麼。如果孩子很常玩遊戲,家長可以觀察他玩的是益智遊戲,還是競爭類型的遊戲?有排名的嗎?還是很重視收集?如果孩子大多數時間都在玩遊戲,可能是因為他真的很無聊,但也可能是成就感不被滿足,在學校或者是在家裡不被肯定。如果孩子玩的遊戲很需要組隊一起玩,而且他都跟固定的人一起玩,那可能是人際方面的需求不被滿足。不過,這些都需要家長對遊戲有足夠了解才會發現。如果孩子常用的是通訊軟體、社交軟體,甚至結交網友,那可能有很多人際需求在現實生活中是沒辦法滿足的,或者是因為孩子很希望別人可以看見自己,像是有些青少女會經常在社交軟體中發表自己的心情、分享很多心理測驗的結果,這可能反映了想被了解的願望,或正在尋求自己的定位。

網路的使用有非常多種可能性,父母可以透過觀察孩子使用網路的方式來慢慢形成一些假設,再進一步慢慢驗證。下一篇我們將探討:針對孩子一直滑手機的心理需求,父母可以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