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伴侶婚姻

愛情

文:王釗文諮商心理師

在諸多關於愛情的論述中,這個小篇幅想要提供大家一個機會,從人性的限制來思考愛情,如果其中有引您共鳴的想法,請不吝取用。

無論是戲劇或生活,有些耳熟能詳的話語:『我已經對你沒有感覺了』、『真懷疑當初怎麼會和你在一起』、『再這樣下去,痛苦多於快樂…不如分手吧!』、『愛情像生命,生有時、死有時』…,不管是親身經歷或是親友的見證,我們都難以否認:愛情雖然是那麼地美好、令人嚮往,但肯定不是一張可以兌換美滿人生的鐵票,愛情與幸福之間,似乎太難等值的劃上等號。

從這個角度來思考,究竟我們如何面對這令人心醉神迷又難以捉摸愛情呢?已故學者C.S.Lewis,在五十年前所提出的看法,迄今仍然是極為睿智的見解,值得大家參考。他認為人們有個迷思 -- 將愛情視為具有力量而信實的『神』:以為它會為兩個相愛的人打點好關係中的一切,而當這種預期落空時,就將責任歸咎給愛情,或是更常見的,歸咎給另一方。殊不知,愛情不會為人打點一切,在它讓一對愛侶瞥見過可能的幸福前景以後,就責任了結,而接下來就由愛侶雙方接手了。(節錄自『四種愛』,C.S.Lewis著,立緒出版)。

他對愛情的看法是:這是人們可能發展出的一種具有神性的親密關係;人們在經歷愛情時那種全然的投入,讓人領略何為榮美、何為恩慈,有其似神之處。

但愛情終究不是神,它需要扶持,需要管束,否則神性就會死去,就算可以茍延殘喘,也會像一條大鐵鍊把兩個彼此猜疑、仇視的人緊緊的綁在一起,任由他們彼此折磨,致死方休。(節錄出處同前)

如果願意承認「當愛情的熱力成功地將兩人連結起來後,就是向兩人揮手道別的時候」,也許我們會更認真的肩負起經營兩人關係的責任 – 將那曾經瞥見的幸福藍圖,嘔心瀝血、竭盡所能的建構起來。但若相戀的兩人沒有認知到延續愛情的幸福感,是需要努力經營的,任何一方的偏執想法或心態,終會讓愛之歌變樣走調,愛的感覺也會漸漸的被扼殺至蠶食盡淨的地步。類似這樣的想法也不令人陌生:『如果他/她愛我,就應該知道我在想什麼、我需要什麼』、『如果他愛我就應該為我做…』,或者輕率地認為:『太麻煩了...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我愛怎樣就怎樣』,如此就正中了 Lewis 的說法:冒著愛情的神性死去的風險。

在思索愛情時,以為幸福會憑空眷顧相互吸引的兩個戀人,是夢幻而不切實際的。而何謂負起經營兩人關係的責任呢?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師Yalom建議:將所謂的『責任』(Responsibility),簡明的想成『回應』的能力(Response ability)。這與許多人將責任想像成『一定要將某些事情一肩扛下,犧牲自己,力求完美』的定義可能大不相同。從回應的觀點來看經營愛情的責任應是:當兩人對『自己』和『對方』的需求、感受有所回應,同時也對兩人之間的『關係』發展的需要有所回應時,就叫做負起責任。

兩人的關係,如同兩個互有交疊的圓圈,其中一個圓屬於自己,而另一個圓屬於對方,雙圓當中交疊的部分則是愛情的殿。在關係中的兩個人,需要在自己的界限內好好照顧自己,表達自己的需求、處境與限制讓對方瞭解,也把自己調整好來為兩人的關係投入、成長、改變;對於對方的領域則待之以尊重、為他/她守望著,看到他/她的努力,回應他/她的需求,信任他/她是一個完整的個體(雖然他/她有一部分是與你交融的),支持他/她的成長與改變

不管您是否認同以上所說的,但相信你一定同意:就算愛情的熱力在完成聚攏連結,預示幸福的任務後,可能揮手向愛侶們告別,卻不會忘記在四季流轉中,為有誠意負責的兩人,間歇地設下令他們驚喜的嘉年華,用豐盛的喜悅慰勞、安頓他們彼此的心靈 …

愛情,就像生命樂章的一部份,在他擔綱成為要角的那段時光,究竟能有多精彩?多長久?不是簡單可以成就的。依你對人生體驗的深度與廣度,也因你所選擇的對象而有不同的旋律更迭與澎湃。這是交響樂,有許許多多細微的美善和意想不到的小點綴,想嚐一段耐人尋味的愛情,先預備自己可以充分上路,您覺得呢?

* 文中作者所提之參考書目:『四種愛』,C.S.Lewis著,立緒出版;存在心理治療,Irvin D. Yalom(歐文.亞隆)著,張老師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