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伴侶婚姻

別讓彼此的壓力影響親密關係

採訪撰文/柳惟純 輔導員
諮詢/賴聖洋資深諮商心理師
編輯/莫茲晶諮商心理師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步調緊湊,因為許多外在的現實因素,「親密關係」的重要性常常被我們所忽略。然而良好『親密關係』的經營與培養,其實是能夠帶給我們許多美妙的心靈時刻、也可以創造出許多生命中的火花、以及動人美好的人生時光。只是現在的社會中,生活已屬大不易,如何調適自己的壓力,甚至不讓個人的需求造成另一半的壓力,進而影響彼此的關係,確實需要花一些心思練習。

在快速與繁忙的人際交往與互動中,親密關係需要的剛好是柔軟與緩慢的進行速率。如何清楚地辨識到自身的壓力、如何意識到對方加諸在自己身上、造成雙方都感覺到不舒服的行為源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人會認為被愛是很幸福的一件事,甚至有一種觀念是「只要找到一個一直愛著我們人,就可以擁有良好的親密關係」,這也許是許多人的一種「迷思」。賴聖洋心理師表示關係中一個人一直『得到』並不是一件最好的事,只是一昧地想要『得到』,沒有『給予』很容易產生問題,甚至會造成另一方的壓力。親密關係其實是在『得到』與『給予』之中,雙方才不斷學習與進步。

為此,賴聖洋心理師把壓力反應與表現的反拋物線圖(如右圖)應用在親密關係中,去探討壓力與親密關係的交互作用。如右圖顯示適度壓力可以激發個人增加工作效率;但是太低或者過高的壓力,往往會造成反效果,個人會覺得自己一直無法處理壓力,進而影響整體表現。在親密關係中也是一樣,過大的壓力表示「需求過多」,當單方的需求過多時,往往讓關係產生「負生產力」。因此,如何平衡需求過多所帶來壓力,便是親密關係中很重要的一門功課。

賴聖洋心理師認為「給予」是平衡關係壓力的關鍵點,而「給予」是一個「鍛鍊的過程」,需要長久時間的練習。當我們一直覺得另一伴未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時,或許我們也可以看看對方有什麼需求是我們可以回應的。在給予與回應的過程,你會發現自己身上有許多潛能被開發出來。你會更認識自己、更愛自己,也更愛對方讓自己有給予的機會。這就好比「英雄救美」的劇情一般,在適當的壓力之下,彼此能夠激發出來潛能,共同創造適當、恰到好處的Happy Ending。

當然英雄也有無法解決的困境、英雄也會疲憊、英雄也需要有人的照顧與幫助。因此,英雄一定可以承認自己的軟弱,同時說「我會更好」。我們若願意在關係中學習「給予」,同時也承認自己的軟弱,其實就是讓關係維持在適當壓力的重要關鍵。而這種「得到」與「給予」的共舞模式,就是讓關係在適當壓力中前進、升溫的重要技巧!

*圖像修改自網路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