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人際話題

內向人的社交求生術

採訪/撰文 劉主威 實習諮商心理師
受訪者 王釗文 心理師

「在一天忙碌活動後只想回家休息,怎麼還會有人有力氣續攤!?」
「眼前的社交場合好讓我緊張焦慮,不知道要跟他人聊什麼…」
「每次的社交應酬後,都只想在家安靜一整天…」

如果以上狀況形容到你,常常在面對陌生的社交場合,會讓你緊張焦慮,每次社交完都要花較多時間恢復能量,或許你就是傳說中的內向性格,內向人與外向人很大的不同是在陌生的社交場合後,需要花較長時間獨處充電,比起外向人可以藉由社交來充電,內向人更傾向一個人或是和一小群好友相處。

內向人等於邊緣人?

往往對內向我們會聯想到害羞、安靜、孤僻等形容,這會形成一種偏見,彷彿內向的人就是邊緣人,但事實上內向人就是邊緣人嗎?內向的人就不會社交嗎?王釗文心理師提到:「內向的未必不會社交,社交不會是內向人的障礙,只是可能不是他特別需要的,所以他不會特別發展。這是個迷思:把社交障礙跟內向劃上等號。我認為社交能力好壞跟內外向沒有直接關係」。

內向的人大部分不會熱絡的參與各種活動,喜愛獨處或與三兩好友在一塊,群體中屬於較安靜的一群,他們善於傾聽,但不代表他們不願發表意見,而是他們習慣深思熟慮後再發言。比起外向人喜歡把注意力放在與他人互動中取得動力,內向人喜歡把注意力悠游在自我內心世界,喜歡反思和整理自己,從中獲取能量與精力。看到這裡當我們開始了解自己好像有內向特質後,接下來要談內向的人常常會在面對陌生社交場合時會有的焦慮、壓力。
 

內向人的社交壓力突圍!

「等一下的場合到底會發生什麼事?」
「我好緊繃喔,其他人怎麼看起來都很放鬆!?」
「好緊張喔!我倒底要說什麼!?」
內向人常常會在社交場合中感到緊張、焦慮,事實上內向人並非不會社交,只是如果期待自己在社交中像個外向的人,這樣的期待就會讓內向的人備感壓力。而這樣壓力帶來的緊張焦慮到底如何因應呢?
 

王釗文心理師有如下的建議!

1. 找回屬於自己的社交風格

外向人有自己的社交風格,同樣內向人也有專屬自己的風格,釗文心理師用樂團作為比喻,樂團中可能是小提琴會先出來,再來是大提琴,不同樂器會有不同的發聲時機,也都有各自的定位和重要性,所以內向人不需要學外向人社交,我們是可以找回自己的定位,像是自己可能是安靜的,可能是習慣傾聽後再發聲的,這樣的你其實同樣具有影響力的,當我們接納自己的社交樣貌,不需要像是外向人一樣時,壓力自然會減輕不少。

2. 花些時間獨處,重新充電

撕掉獨處等於孤僻的標籤吧!減少多餘、不必要的社交,給內向的自己好好獨處充電,充飽電後再次面對重要的社交時,會有更大的能量來面對,準備好後再出發,緊張焦慮感也會有適當緩解。

當我們有時間好好用自己方式獨處充電後,在重要的社交時,找回自己特有的社交風格,相信原本會有的緊張焦慮會有很大的改善喔!就像王釗文心理師鼓勵說:「內向人社交不用去學外向人社交,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社交、獨處的方式,內向人在社交時就不會總是在弱勢的!」

期盼同是內向人的朋友可以找到一些讓自己在社交中安適之道,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如何調適社交壓力或對於想探索內向特質,歡迎來鼓勵大家可以找心理師聊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