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親子話題

溫和堅定讓孩子騎到我頭上,怎麼辦?

文:張博凱 實習諮商心理師
參考:溫柔堅定居然沒效?孩子不要不要大人快爆炸! ‖ (黃瑽寧、吳怡璇、賴聖洋)

給彼此暫停的機會
『凱凱~等等爸爸有同事要來拜訪,你等等要準備把電動收起來囉!』
「我不要!」

父親帶著不好的預感:『怎麼了嗎?我們不是約定過了?你也答應過我了啊』
「不要!等一下啦!」
『你這樣爸爸很困擾,這跟說好的不一樣!』
「齁呦很吵ㄟ !我不要啦!」

爸爸的爆發即將倒數:『你這什麼態度,好好說都不聽是不是?』
「才剛說完一下子就要我收,是你先說話不算話的!」

爸爸強忍心中的怒火:『你這是在討價還價,夠了!趁我還好好說的時候滾上樓!』然而,父親心中不禁納悶:奇怪,為什麼心理師說的溫和堅定在我孩子身上都沒用...是我失敗了嗎...

我們在傳統的教養風格中成長、受溫和堅定的教養法寶薰陶,卻在實踐的過程中屢屢受挫,這是現代家長與孩子衝突時的無奈,自己的心意未能得到回應時,讓我們試著暫停思考是誰的問題,重新找回關係中「溫和堅定」的感動。

拆解溫和堅定,對自己、他人積極地好奇
相信關係中的兩人能回應問題,需要信心、盼望和愛的根基,實踐過程挫折我們的是信心不足、沒有盼望以致愛無法傳遞出去,賴聖洋心理師分享拆解溫和堅定的心法,說明溫和堅定所成全的是「放鬆、欣賞、信任」:

  • 放鬆讓關係中的彼此感到安適
  • 欣賞讓彼此產生能力感
  • 信任讓生命得以長大成熟

好奇心認識彼此
賴聖洋心理師提醒我們關係中保持好奇,是極為重要的。多一點的好奇,讓我們能夠較寬心地看待關係中的衝突、不滿、拒絕等。例如:當我們在行為上表現溫柔想說著對方好,但更多是內在的焦慮在意著孩子出錯,因此當孩子拒絕我們時,我們很努力地想要說服孩子,但反而會讓孩子感覺到的是我們的緊張與不安。 因此,我們對自己的認識,舉凡在意什麼、需要什麼、期待對方做到什麼等,這些對於自己積極的好奇,我們都實踐在自己身上了嗎?若我們能夠用好奇的眼光看待自己,我們也有機會用好奇的眼光,去認識孩子的拒絕,彼此也能在較為放鬆的氣氛下溝通。邀請閱讀至此的您停下來一同檢視:

  • 孩子與我的需要衝突時,我能放鬆嗎?
  • 如果不能放鬆,有什麼放鬆技巧?
  • 我與孩子之間是否有盲點?例如:偏見、想被尊重、聽不懂孩子的需要
  • 自己是否帶出矛盾訊息?例如:溫柔的口氣實則強忍不滿

引導孩子做選擇
賴聖洋心理師譬喻親子教育就像開車,家長示範的是有能量的狀態,幫助孩子踩油門促進發展,教孩子慢慢自己去踩剎車,有時家長一直踩剎車孩子反而一直踩油門,那就辛苦了!反之孩子也是用他們發展的語言、方法和風格在學習和家長的油門、煞車互動,這便是建立彼此欣賞的契機!

因此面對孩子學習的過程,父母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相信孩子能為自己做好的選擇,能讓孩子對自己更有信心。由於孩子仍在學習過程,除了欣賞的眼光,父母給予適度的引導,也有利於孩子學習分辨,為自己負責。以下提供引導的方法:

  • 直接選擇法:提供具體的選項讓孩子抉擇
  • 增加選項:邀請孩子增加選項開展討論
  • 示範演練法:與孩子練習將困境表達出來,增加彼此理解的機會

當我們溫和堅定地提醒孩子,卻無法得到回應時,父母難免挫折,且容易引發親子之間的衝突。然而面對衝突,賴聖洋心理師鼓勵爸爸媽媽從積極的角度理解衝突的意義。人的心識地圖是如此浩瀚而難免遭逢迥異的經驗,衝突有時候是增進關係的好時刻,信任彼此是可以一起面對,好好處理,好好討論。積極面對衝突就像練習馬拉松,一開始沒幾圈就氣喘吁吁,但久了之後總會越跑越久、越跑越遠。關係在一次又一次的意見不合下,也會越走越靠近,越走越遠。

生養教育實無標準,我們和孩子其實每一天都是從彼此身上有所體會,筆者想溫和堅定也是陪伴者在實踐過程漸漸累積而成的主題,人具有發現問題、回應問題、開展問題解決的創造力。筆者文末想強調家長們在實踐溫和堅定教養的過程,關鍵是關注著彼此的狀態能否安頓,讓我們一同發揮在關係中的影響力,尋找身心安適的處所,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影片資料來源:https://youtu.be/coFVDUvU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