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特殊族群專欄-動態獵人

孩子老分心,怎麼訓練專注力?

採訪撰文/魏婕綝
諮詢/格瑞思心理諮商所諮商督導賴聖洋

 

就讀幼兒園大班的小寶經常在課堂上分心而不斷被老師提醒,有時跟同學講話,有時左顧右盼。回到家東西也經常丟三落四,一問三不知,唯有坐在電視前看卡通,他的雙眼眨也不眨、動也不動……。這令爸比媽咪頭痛不已,眼看就要上小學了,專注力這麼不足該怎麼辦?

談到孩子的專注力,格瑞思心理諮商所諮商督導賴聖洋指出:「專注力是目前孩子很重要的主題,很複雜。」

小偉(化名)已經大學畢業,他曾是賴督導協助專注力的孩子。他擁有高智商,卻感到孤單,很喜歡跟同儕相處,也因為在學習上與一般同儕有著不同的需求,因此在課堂上難以安靜聽課。很多老師見他的專注力不足,容易感到不耐煩。然而,經過賴督導的協助,以及與家長、學校溝通,並三管齊下幫助他穩定學習成長,一路走來這孩子的各方面表現都不錯。即使他漸漸長大,他依然喜歡接觸動態性質的工作。

而另外一型的孩子在魏氏智力測驗的IQ沒有特別高,但是對於靜態活動不太有興趣,女生也會。雖然女生不一定會在教室走動,但她會東張西望。琪琪(化名)本身是個動態的孩子,學業表現不佳,上課時也經常專注力不足、東落西落,而且愛跟同學聊天,加上她是敏感體質,令師長感到很頭痛。但她去學音樂後,在音樂的表現非常資優,後來讀到音樂系碩士班畢業。

 

專注力,即是感官刺激的反應

何為專注力?賴督導分析:「人有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可是這些覺的敏感程度不同,因而形成不一樣的刺激、接受。」高敏感的孩子可能對於很多感覺很敏感,像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即是太過敏感,稍微一點刺激會令他們懼怕與焦慮,無法消化,因而造成專注力不足。所以,專注力是指感官對刺激的反應,亦即大腦運算對刺激的選擇。

例如:聽覺導向的人喜歡聽音樂,聽音樂時會很專注;而吳寶春喜歡做麵包,他比較屬於觸覺導向。至於視覺導向的人對於視覺的刺激會非常專心。之所以孩子會對電動如此專注,是因為他是綜合多種感覺,有故事性、有聽覺、視覺、刺激量高,符合孩子的需要。在農業社會,小孩可以在稻田玩;可是現代社會,電動是一個小世界,結合多種刺激容易讓孩子被吸住。

專注力分為動態與靜態

不過,即使相同的刺激,對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反應。然而,這牽涉到專注力天生的形式,也因此專注力分成動態形式與靜態形式。動態形式的人比較需要動態的刺激。以靜態的人來說,由於天生不需要這麼多的動態刺激,也比較能坐得住,此外他比較會運算、思考,或透過符號來學習,稱之「焦點型的專注力」,可以聚焦的學習,適合傳統的學習方式。

可是動態的孩子喜歡變化、喜歡活潑、很敏感,就像打獵,會去搜索,只要給他一個強烈刺激就被吸走了,是為「搜索型的專注力」。因此賴督導稱動態的孩子稱為「獵人」;靜態孩子為「農夫」,主要是獵人與農夫是人類史上很重要的族群。

最終目標在於全腦發展

通常動態的孩子較常使用右腦,即便如此最後還是會慢慢發展到左腦,因此,也許動態孩子不喜歡閱讀,不過長大以後若沒有太多負面情緒仍是會主動閱讀;而靜態孩子不喜歡活動,但長大後還是要多去體驗,亦即右腦要發展到左腦,左腦要發展到右腦的「全腦發展」。所以動態或靜態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各有優點。

賴聖洋督導指出:「用這方式來瞭解專注力會比較正面,也不會認為靜態的孩子才是好的。」雖然靜態的孩子比較好帶,父母也希望孩子乖巧,但是孩子乖巧並非教養的目標,再者太過於壓抑孩子反而使他的發展受損。


為什麼過動兒越來越多?

不過,現在經常聽到過動兒愈來愈多,但有其時代背景,賴督導表示:「之所以過動兒變多,多為後天環境造成。」

1. 缺乏依附關係

他談到,專注力最重要的是「依附關係」建構,亦即父母從小要跟孩子互動。人會有天生的需求,亦會反應需求,例如:孩子餓了會哭、這時父母回應他、餵他喝奶,他的需求得到回饋,他會信任父母,他也會再發出需求,形成依附循環,如此,他對於大人的指令會回應、也會聽從。

倘若孩子拋出需求,但父母都不予理會,久而久之他會「自求多福」。慢慢的他不太搭理大人講的話,造成一般人覺得孩子不專心,可是換個角度來看,他專心有什麼好處?而當孩子長大以後,也難以對大人感到信任,他認為大人都是顧自己而不顧他,所以更難專心。當0~6歲的孩子不聽大人的指令,喜歡亂動,漸漸的他無法跟秩序形成連結,很容易發展所謂的「亂」,他高興怎樣就怎樣。也因此,專注力治療是從「指令治療」開始,倘若孩子無法回應指令,如何專注?

另外,大腦神經元並不是發展愈多愈好,而是透過連結,讓適當的神經元更發展,形成為所謂的「模組化」,亦即行為模式。當行為模式發展愈好,亦有助於小孩的專注力。如果父母因為很忙把孩子交給保母或爺爺奶奶帶、對孩子管教限制很多等,造成孩子的需求沒有獲得滿足,他會認為聽你的沒有用,只做他自己想做的,造成後天環境抑制了專注力的發展。

2. 缺乏遊戲循環

由於環境的變遷,現在的孩子缺乏空間、時間、以及同伴一起遊戲。然而,賴聖洋督導表示:「遊戲是很重要的需求滿足,在透過不斷互動與滿足的過程,形成規則,養成習慣後,孩子會利用這種方式互動,形成了後天自律發展。」至於遊戲循環需具備4個重點:
(1)同步性:亦即陪伴。當孩子想玩積木,大人也跟他玩積木。
(2)相襯性:另一個小朋友陪孩子玩,孩子會與孩子形成相襯。而大人陪孩子玩時,則蹲下來用小朋友的方式與小孩互動,亦即相襯。
(3)後效增強:讓孩子感受到回饋,他吃到甜頭就會覺得好玩。
(4)系列性:持續互動以後會形成遊戲模式、行為模式、或溝通模式,漸漸地他會跟人互動,此為很重要的後天自律發展。

  • 無聊,種下專注力的危險問題

可是現在的環境缺乏了遊戲的空間和條件,像有些孩子讀幼稚園就開始寫功課、父母太忙沒空陪他遊戲、沒有同伴、一出住家就是馬路、沒有大自然,在這些不利的環境下,孩子沒有刺激,加上電視、電腦、手機等3C產品的出現,孩子變成利用這些來替代遊戲,不僅導致專注力不佳,同時衍生一個問題:「無聊」。一旦0~6歲的孩子感到無聊,即種下了專注力的危險問題。

因此,依附與自律的發展對於孩子的專注力很重要。依附關係約從0~2歲開始發展,而自律發展約在孩子3~4歲。假設依附關係與自律發展得不好,就沒有一個互動模式主導孩子,他會我行我素,造成愈來愈多的過動兒。

3. 過多負面經驗

影響專注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學習的負面經驗。賴督導經常遇到家長詢問:「幼稚園學寫字好不好?」他認為,沒有好或不好的問題,最重要是快樂寫字。倘若孩子很想寫,加上父母的鼓勵讓他覺得寫字很快樂,亦沒有替代其他的快樂,是為「正增強」,他會產生好的經驗。

假設以責備的方式逼他寫字,加上學齡前的孩子由於手部肌肉還未發展好,所以寫出來的字歪歪扭扭,被父母擦掉又被罰寫,種下了討厭學習的經驗,是為「負增強」。當他得到愈多的負面經驗、就愈討厭做這件事。畢竟人類在吃了甜頭會繼續做,吃了苦頭就不想做。

  • 別輕忽孩子的情緒

因此,對於學齡前的孩子學樂器、語言、或感覺統合,也許家長是為了想幫助孩子,但由於這是功利主義式、技術性的學習,容易令人忽略「情緒議題」,有時不僅浪費了錢,也種下不利於未來發展的因素,損失慘重。

4. 環境荷爾蒙

除此,根據醫學研究指出環境荷爾蒙也會造成專注力不足。環境荷爾蒙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發展,造成孩童的學習能力低落、無法集中注意力等問題。


專注力不足的嚴重情況

缺乏刺激而無聊、虛擬成癮、厭學

當專注力出現問題時,大腦沒有在運轉,人會感到無聊。賴聖洋督導以演講為例,他在講課時不會感到無聊是因為他的記憶體(working memory)在運轉,而且運轉過程是他想要,再者得到了觀眾的回饋,並會繼續運轉。可是所謂的「無聊」,亦即孩子沒有刺激,例如:這時期孩子的發展是需要遊戲,但他沒有遊戲而感到無聊,他會自救,所以去找刺激,而現代孩子多半是找3C產品的刺激。

可是3C產品的虛擬刺激與真實刺激是不同的,例如:孩子去了動物園回到家,心裡會覺得紮實。然而3C產品,例如:玩遊戲的當下覺得刺激,但玩完以後開始覺得空虛、無聊,於是出現吃不飽的現象,再加上虛擬刺激容易取得、又大量,容易將孩子吸住,孩子因而容易成癮。

  • 真實互動+遊戲需求

因此,從小要給孩子真實的互動、遊戲的需求,長大以後,真實經驗才能夠抵抗虛擬經驗。否則無聊的下一步是成癮,而成癮的下一步將是厭學。為什麼會厭學?賴聖洋督導分析:「由於虛擬遊戲的刺激很強烈、很立即,當人的神經系統經過非常強烈的刺激以後,對於較弱的刺激會沒有感覺。」如同泡溫泉,剛開始泡覺得水很燙,再泡一會兒就不這麼覺得。而學校的學習是老師不斷的上課,學生一直背書、一直考試,容易令人感到無聊;然而,虛擬遊戲提供了孩子這麼高的回饋與感受,兩者相較,學校如此無趣,孩子因而容易厭學。


6關鍵,打造專注力

因此,父母怎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賴聖洋督導列出下列方法:

1. 建立依附連結

首先,從人與人的互動中產生、建立依附連結,讓孩子知道與大人互動能得到很多回饋、有好的開始。所以父母要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互動,當父母與孩子的循環圈愈多,表示孩子與自己的依附愈深。倘若孩子與父母依附循環不佳,可能父母對他講一句話,他回:「好啦」,就走掉了,沒有循環或交集。

想與孩子有更多的依附循環,首先父母要懂得用感官與孩子遊戲,而不是煩瑣的講大道理,賴聖洋督導表示:「會講故事、會遊戲的父母就很優勢。」會說故事的父母很生動,孩子會被他催眠,有著活潑的親子互動,對於孩子的穩定很重要。因此,強烈建議父母在孩子0~6歲時,給他很深依附的關係與信任。而這樣的投入需要時間,鼓勵父母每個星期至少撥出2~3個小時單獨與孩子互動,慢慢累積以後,孩子每星期都在期待那2~3個小時,他覺得有美好的事要發生。

接著,可以利用零星時間與孩子互動,也許是睡前講個小故事,或偶爾與孩子聊天、互動。其實孩子需要的是遊戲、聊天、溫暖,而不是只有功課,因此,父母不妨學著跟孩子聊天、放鬆。賴督導舉例,以大人來說,如果有人跟自己聊天,應該會覺得輕鬆、快樂,所以鼓勵父母做好這個基本功。他也發現,當父母不懂得與孩子聊天,多半親子關係不佳,而孩子也會比較不專注。

2. 增加身心活動

人是一個生命體、也是有機體,既然是有機體,就有基本的天生需求,像遊戲需求,太少讓孩子進行身心活動會引發很多壞處,首先,孩子會覺得無聊,因為無法累積好的經驗;再者,會缺乏動能。動能是從互動中累積回饋與正面經驗,使以後還想繼續重覆發生,有了動能,會有動機、動力、並產生行動。除此,還會增加3C產品引誘力。

所以0~6歲的孩子需要遊戲,需要與人、與大自然進行互動,藉由身體的活動產生心理的滿足。根據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次」 理論:首先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除了生理需求以外,其它皆為心理需求,然而在目前的教養,卻愈來愈強調外在心理,類似道理,而不是身心的成長。也因此,賴督導鼓勵父母創造環境,讓孩子能從事身心活動。

3. 給予正向經驗

讓孩子從不斷互動中得到正面經驗,如此,他會願意繼續發展、重覆,像滾雪球般愈來愈大,不僅力量強大、路徑清晰,也會很專注。如同吳寶春很專注在做麵包。相反的,倘若孩子經常感到挫敗,也會讓專注力變低,惡性循環下,到了國中,挫敗感重的孩子更無心上課。

因此,父母要注意孩子的學習模式(Learning Style),畢竟專注力是對刺激的反應。動態的孩子喜歡互動的學習模式,所以父母要陪他講話、陪他體驗,因此,他的Learnning Style即是實際互動。此外,Learning Style亦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利用孩子可吸收的刺激去影響他、幫助他學習,有input,也有output。再讓孩子用擅長的學習經驗與自己互動,增加正向經驗。而在幫助孩子快樂學習的同時,亦即讓他適性發展,賴聖洋督導也鼓勵父母:「不要期望孩子成為某人,而是讓他做他自己。」

4. 做中學習

另外,做中學習(Learning by Doing)很重要。目前的教育多半是制式、重覆、記憶、考試等學習,以致於忽略LBD學習。而且大腦分為左腦與右腦,有動態與靜態,交互運用才會產生平衡,所以要讓孩子觸摸、嘗試、體驗、真實的學習。如果太多靜態學習,孩子的身心功能無法平衡,難以從活動中釋放能量,如此也可能讓能量放在做亂的地方。

 5. 給予方向性任務

讓孩子不再只是被動的接收訊息(INPUT),而是他也可以發表訊息(OUTPUT)、表達意見。而且要求孩子聽的時候,如果也讓他說,他會願意聽,並產生一來一往的互動,所以家長創造舞臺,讓孩子覺得有用是很重要。此為冒險學習與體驗學習的進一步:有方向性的學習。

6 Having and Becoming

為了避免孩子的專注力受損,建議大人多專注在孩子的優點,愈有回饋的孩子愈專注,這是種正增強。如果一直修正、一直調整他,慢慢的他會覺得被否定,接著他也愈來愈沒興趣、專注力愈來愈弱。所以家長懂得having and becoming,告訴孩子以後可以成為什麼,是親子互動的重要正向取向。

另外,賴聖洋督導也經常被家長詢問:「該幫孩子選擇動態還是靜態的幼稚園?」他表示,動態中要有秩序,遊戲也要設定規則。畢竟人類並不是只有在動與靜的黑白題選擇,如此孩子會動得很舒服,也可以學習到限制。在穩定的架構訓練孩子的自主能力、思考能力、再逐漸塑形,稱為「關愛管教的模式」,父母在關愛裡感受孩子的需求、修正他的行為,而修正中有關愛的基礎,如此孩子會做得很好。


正向能量+正向經驗=專注

雖然可以利用一些技巧來幫助孩子專注,例如:環境不要太刺激、太複雜,鼓勵孩子深入、連結主題、減少他使用3C產品的機會等,然而,賴聖洋督導從更大的方向來談:「當孩子產生有能量、正向經驗的動能,專注力也就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