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特殊族群專欄-亞斯伯格
天使齊步走~談亞斯伯格的實施與做法
簡介「亞斯伯格症候群」
「天使齊步走」團體是一個人際訓練團體,參加的對象是亞斯伯格、疑似亞斯伯格、或在人際相處上有困難者。「亞斯伯格症」乃在1944年被維也納的一名小兒科醫師叫亞斯伯格(Hans Asperger)所提出,經過50年後(1994年),第四版的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IV)正式承認為「亞斯伯格症候群」,而後在這十年期間相關的研究才逐漸的增加。無論是亞斯伯格醫師本人或在他之後的許多研究學者專家,都對「亞斯伯格症候群」的主要症狀指向「社會性行為的損傷」。
某個下午我坐在諮商室中等待第一次參加「天使齊步走」的人際訓練團體成員進來,不久三位二、三年級的小朋友陸續來了。他們坐下來,沉默、眼睛不看彼此。沉默了一會兒,我開口問其中一位叫小偉的小朋友:「聽說你很喜歡神奇寶貝,是嗎?你有收集那些神奇寶貝呢?」因為我知道在座的成員,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對神奇寶貝有興趣。小偉回答了我的話,但回答的卻不是我剛剛問的問題,他說:「我長大後想當警察,警察的衣服在肩上有徽章,他們把搶配在這裡----」接著就一人唱著獨角戲般,長篇大論的說了一連串關於警察的事。其他的孩子都沒有回應,好似完全沒去聽他正在說什麼,有的自顧自的在發呆,有的在踱步。輔導「亞斯伯格」孩子多年,發現他們極需要一個屬於他們的團體,從中他們能獲得歸屬感,也能學習與外界聯繫的方式。「天使齊步走」團體就從這裡開始 ----
以下介紹「天使齊步走」團體的實施做法與目標
(一)團體目標 參加此團體的成員大都在人際互動中「傷痕累累」,其中一位成員曾說:「我不要學交朋友,他們都很討厭。」這些孩子人際的經驗經常是挫敗的,他們會被同儕欺負,因為他們社交技巧不好、不懂得為自己爭取、判斷力較差以及不知如何自我保護;或者他們常因不會察言觀色、我行我素,而容易冒犯或激怒他人。因此,除了人際技巧的訓練外,團體的目標更是在協助他們從團體中獲得歸屬感、感受到被瞭解及接納。
(二)訂定人際相關的學習主題 經過心理師的評估,孩子進入團體後,帶領者按照團體中成員的需要,與父母共同訂定人際技巧的學習主題。這些主題有:會話技巧、合作遊戲技巧、友誼經營、自我情緒調節、同理心及衝突處理。舉個「自我情緒調節」的例子:這些孩子的挫折容忍度較低,難以控制情緒,所以我們一起練習「如何面對犯錯時」及「如何保持冷靜」。再者,「會話技巧」的其中一個課程是「如何與人愉快的談話」,包括音量的控制(他們的音量經常難以按照情境的改變而做適當調整)、保持安全距離、說話時眼神的注視、一來一往的說話方式(相對來說,他們較常自顧地說他們想說的話,有時會離題或不回答別人的問話)。
(三)結構化與圖像式的方式併用 一般來說亞斯伯格的孩子,對於結構及圖像的記憶力反應極佳。所以將每個學習主題,繪成漫畫式的圖卡,用簡單的說明及步驟來解釋它會更具效果。舉個例子:學習「如何面對嘲笑」,有4個步驟:
(1)眼睛看著對方,保持著安全距離,嚴肅對他說:「我不喜歡,請你停止!」
(2)離開或不理會他。
(3)他再繼續嘲笑你,警告他:
「我已經叫你停了,你還不停,你如果再不停,我就告訴(大人:老師、---)」
(4)他仍然繼續,就去告訴大人:
「老師,他一直弄我,我叫他停他還是不停。」
為了增強成員的學習動機及注意力,事先告知成員要注意聽,且把步驟記起來,等下會玩遊戲來看看成員能記得多少,答對者會有獎勵。以這樣的做法,發現成員的記憶力是驚人的,並且在團體之後,成員會複製同樣的步驟與對白。例如:一位成員學習「如何及何時插話」後,馬上現買現賣,並得到其他在場的人正面的回應,該成員有些自豪,媽媽當時在旁看見,也立即給予正面肯定。
(四)示範與角色扮演 每學習一主題,先說明使用時機及情境是必要的,以幫助成員瞭解所學的技巧是在什麼時機下使用。每個步驟、每個技巧,除了講解與說明外,帶領者會親自示範。再來才是邀請成員做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可以是成員彼此扮演,也可以是成員與帶領者一同扮演。當成員參與角色扮演時,帶領者適宜的給予肯定、正面回饋和增強是必要的,如果成員的表現有錯誤之處,切勿直接指出其錯誤,但可以再示範一次,然後邀請他再一次練習。某些比較焦慮的成員會拒絕參與扮演,所以當下可以提醒他「如何面對難的事」的步驟,或請他扮演「錯的」而不是「對的」。角色扮演的練習是重要的,除了在團體中練習,也會鼓勵成員回家後練習,所以每次團體的結束,成員和成員的父母都有一項回家作業。
(五)機會教學 針對「亞斯伯格」的孩子,在結構化的情境下學習後,如何能類化到自然情境,是另一項他們的挑戰。所以帶領者盡可能找機會,去放大及指認出在一般自然情境中隱藏的「社會線索」、「規則」、「別人的感受」、「別人的看法」等,並且必要時指導成員使用學習過的技巧。譬如,帶領者告訴成員「小雨」,說另一位成員小明臉部受傷了,請他們停止遊戲(兩個孩子在遊戲中肢體接觸,小明因此受傷)。然後,問受傷的小明心裡有何感受?他說:「很生氣!」。接著,帶領者請小明表達他很生氣時,想要對方怎麼做?小明說:「我不喜歡,請你停止!」小雨聽後說:「對不起!」。最後,帶領者肯定他們處理衝突的表現。
(六)增強制度的使用 在團體中,除了針對他們的學習表現給予增強外,也針對他們行為的表現給予增強,如專心等。增強的使用使成員有更大的動機參與團體,增強的獎勵可以從小點心、禮物到戶外活動。整體而言,團體進行的氣氛不是嚴肅的,而是在學習與娛樂兼具的氣氛下進行。
(七)諮商師--父母--孩子的合作模式 團體的成功,包括孩子情緒的穩定、學習的動機、學習的效果,這些都不是靠一個人的努力而來的。「天使齊步走」團體強調:諮商師、父母、孩子三方面彼此間的合作。每次團體結束前,諮商師會和父母複習今天團體所學的,希望父母回去後,可以和孩子一同練習、示範、或觀察孩子,在必要時提醒孩子所學過的技巧。此外,觀看團體的錄影帶,也是讓父母可以經由「現場轉播」而看到諮商師的實況演練,在如何協助孩子在人際互動上的學習是個有效的方法。
「天使齊步走」團體的使命
懂得人際互動、社會化,以及能瞭解在人與人之間充滿著許許多多微妙訊息,不是亞斯伯格孩子天生自然就有的能力。但「亞斯伯格」的孩子一樣渴望交朋友,一樣有人際的需求,只是不知道如何與朋友相處。「天使齊步走」團體能陪伴他們一點一滴的學習如何去聽懂別人的聲音,一步一步學會做人處事的方法,幫助他們落在「外星人」的世界時不那麼的焦慮,也幫助他們找回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