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其他話題

迷惘於『專家說』是嗎?以自己為鏡,尋找生命的出口吧!

本文整理自王釗文心理師訪談內容,由東吳大學心理系張芝瑛實習生整理

現代人的生活忙碌,但是在生活忙碌的同時也努力地過好自己的生活,我們努力使自己的生活品質提高,讓自己能夠吃好、住好、玩好,在提升生活品質的同時,現代人也開始追求自己的心靈層面的提升。但是在資訊氾濫的現代,有太多太多的「專家」告訴我們面對事情該怎麼做,不同的專家對於同一個議題有千百種的說法。那我們究竟要如何去判斷哪些方法是最屬於我的?又或者是我們可以從「自己」出發,讓我們成為自己生活的專家呢?

以小嬰兒為例,運用我們一出生就有的「概念」
小嬰兒在剛出生的時候,對於世界其實懵懂無知,但是他們可以藉由和身邊的人互動來建立對這個世界的想法。例如小嬰兒會知道媽媽會餵他喝奶,於是他就知道該如何跟媽媽互動,但是到漸漸地就會發現媽媽有時會很快來,有時會很慢來,於是小嬰兒知道「媽媽不是由我來控制的,她是另一個人」。越長大之後,小孩知道要怎麼讓媽媽開心,也同時知道媽媽有時會離開他,但是這個離開是為了孩子做更好的事,孩子因此學會了愛是包容與容忍。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對世界的概念越來越精緻化,卻也可以廣泛地用在身邊的各種關係中。以孩子的成長為例,這個概念就很像我們身上所具備的「軟體」,可以不斷地吸收新知識和概念來精煉、修改它。所以,我們在一出生的時候就漸漸地用自己的經驗建立對世界的想法和認知,在此同時,我們早已是自己生活的專家。

避免讓概念僵化,懂得打破僵化
只是這個概念也會有「秀逗」的時候,有時我們會發現我們和他人的關係無法用我們的概念進行。例如有一位妻子對丈夫的想法是平權、分工,她希望丈夫可以跟她一起平分家務,她洗碗、丈夫就洗衣服。但是她發現有時丈夫會把髒衣服放在一旁在玩遊戲,妻子開始有些生氣。這時這位妻子就是在用自己的概念來跟這位丈夫相處,但是丈夫的行動卻不符合妻子「一回家就要做家務」的概念。此時,這個概念就需要被調整、修改,她也許在和丈夫溝通過之後,才了解丈夫在玩遊戲時可以體會到在工作之外的自由感,而丈夫也不是不洗衣服,而是在玩完之後才洗。這時候也許妻子就可以藉由和丈夫溝通協調對家務的概念,讓彼此都尊重彼此的人權和自由,進行協商。藉由協商的過程更了解彼此,兩人都可以在過程之中理解對方的想法,也可以發現自己原來對概念的運用是如此的靈活,自我滿意度也會跟著增加。當發現一件事「為什麼不按照我所設定的走?」時,要懂得去覺察自己擁有的僵化概念為何,但是在覺察的同時也不要批判自己,而是更要聚焦在「事情跟我的概念一定會不一樣,讓我們一起去找出不同的地方,此時就是我腦內的軟體要開始更新的時候了。」

慢下來,讓自己慢慢地從行動中覺察
我們的軟體使自己有著很好的生存能力,但是在覺察僵化的過程中也會在無形中漸漸地地消耗自己的能量,所以也不要忘記在覺察之餘也要讓自己懂得放鬆、休息,讓自己充電,才有更多的精力讓自己繼續去建立最符合自己的概念。僵化的概念就宛如一顆石頭一般,我們很難去改變它的形狀,但是在更新自己軟體的過程之中,我們可以試著讓自己的概念像變形蟲一樣,隨著行動所感覺到的現實不斷改變,修正自己的概念。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慢下來,仔細地傾聽、覺察這個世界給你的回饋,而不是讓一堆「告訴我們怎麼做」的資訊淹沒我們。慢慢地從行動中覺察時,你會更知道自己真實的長相,同時也會漸漸了解每人都有著他們自己的長相,你的概念會越來越貼近自己。最後,就可以試著相信自己的想法和概念,以信任自己的感官、知覺及思想為基礎,接著再去實踐。

以自己為鏡,不再迷惘於「專家說」
在這樣「資訊氾濫」之中的重點,就是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並不是只有大師或是很厲害的研究者才會懂得思考,「思考」是我們每個人原本就有的能力,而每個人誕生到這個世界上也會有你所擁有的角色,就像眾多拼圖的一塊。所以,以你自己為基礎去找回你自己、改善你的環境,用自己的概念和世界不斷地互動進而修正,找出屬於自己的生命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