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其他話題

是那個關鍵字,啟動改變的鑰匙

文:賴聖洋心理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自動」去做一些事情,我們稱之為「習慣」。這些習慣分成「好習慣」與「壞習慣」。「好習慣」是對我們有利的,是想要繼續保存的行為。「壞習慣」一般來說,是我們「應該」要改變,卻往往一犯再犯。到了一種地步,我們變得越來越痲痺、越無所謂了!甚至有人強迫我們去改變,我們還會反抗與防衛。若這樣的「壞習慣」,對當事人造成重大的傷害,或不利於個人的發展,也不符合理性的思維,我們會將它稱為「症狀」。

在面對自己、孩子、家人、學生…的「壞習慣」,我們要如何做才能改變呢?舉例來說,若你的孩子(或學生),他正在就讀國中九年級,那就是說他即將面臨「會考」考試。如果他每天卻跟同學混在一起,回到家不是上即時通,就是打手機…,想到讀書就意興闌珊…。我們到底該怎麼辦,才能協助他改變呢?

在類似這種情況下,「你應該…」是許多人所「相信」的行為改變驅動程式!「你應該要好好用功讀書,明年就要考試了…再這樣下去,你什麼學校都考不上…!」、「你應該要替父母想想,我們花了這麼多錢去補習…學生要有學生的本份…」、「你應該要反省一下,這樣混下去會有什麼結果,你應該要學學隔壁的王曉民…」…。

「你應該…」
「你應該…」這個行為驅動程式,到底有效嗎?齊尼(Bradford Keeney)在「變的美學」一書中以「酗酒者」為例,提出了他的看法,值得我們思考: 「酗酒者首先會將身心之間的對抗表述為:『我可以克制自己不要喝酒!』…。雖然酗酒者的自我控制,會激勵他讓自己不要喝酒,可是當他能夠成功地保持清醒時,反而失去了自我控制的必要性。換句話說,他愈是試著不要喝醉,愈可能喝醉,而且反之亦然。當心理治療、家庭和社會網路開始介入,並且安慰酗酒者說:『沒關係,下次你會做得更好。』等於是強化了自我控制的前提…。酗酒者聽到的會是:『下次你就能夠克制想喝酒的慾望了』,而這將再度引發惡性的擺盪模式。不幸的是,每每在清醒與酒醉之間擺盪一回,問題就會更加惡化。一開始是試圖克制喝酒的慾望,接下來是儘量不要喝醉,到最後變成是只要活命就好。」

「你應該…」的表述,代表著許多涵義與假設:(1)知道等於做的到(那過程呢?)(2)「我的頭」可以指揮「你的身體」(他自己的頭要做什麼?)(3)問題都是「你」:不夠努力、不能堅持…(環境的問題呢?過去的經驗呢?)(4)如果是我,我才不會如此!(你忘記了自己的弱點!)(5)若要改變,就是要多給對方壓力,作對是應該的,做錯應該處罰。這樣的行為改變程式,基本上是效果有限的,對於「關係」也有負面的影響。

這麼說來,「你應該…」完全沒有價值嗎?這要看當事人的狀態!若他在面對某事時,內在是整合的,執行力是有力的,只是偶爾犯錯,「壞習慣」尚未成形,「你應該…」的模式也許有用。但是若當事人已經焦頭爛額,對該事情充滿挫折感,且跟你的關係不佳,「你應該…」就不恰當。

「你想要…」
「你想要…」是非常重要的行為改變驅動程式。現實治療大師William Glasser就是運用「你想要什麼?」作為他「選擇理論」的開端,包括:你想要什麼、你正在做什麼、你所做的是你想要的嗎、你有什麼計畫、承諾自己的計畫、沒有處罰、沒有藉口、永不放棄。他也提出所謂「完全行為」,乃是由「動作」、「思考」、「感覺」、「生理機能」運作而成的。「完全行為」的概念,在表達行為的形成,並非由於單純的因素所產生的。

因此,當行為出現了問題,產生了症狀,「症狀」乃是在反映過程中「運作失調」的訊息。關於這點,我很同意「齊尼」的看法,他認為症狀行為是系統進行自我校正的方式之一,也具有與周遭社會脈絡溝通的功能。

這樣看來,「你想要…」的表述,也代表著許多涵義與假設:(1)「想要」是行為的動機,是內在對於好的回饋、好的未來的期待(2)「自己的頭」指揮「自己的身體」,是自主性的表徵(3)動力的產生,來自於多方的整合,例如:過去好經驗、適性問題、成功可能性、快樂的身心回饋…(4)犯錯的價值觀:每個人都會犯錯,犯錯是自我校正的基礎。

小結
「改變」是普世的價值,也是個人蒙祝福的關鍵。從「你應該…」轉變成「你想要…」,絕對不是一件小事,乃是典範(paradigm)的轉移,代表著對個體的尊重、人性的同理、自我的謙卑、學習的表率…。

更要強調的是:「你想要…」行為改變驅動程式,蘊含著深度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