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其他話題

「跟著心理師去冒險」有什麼不一樣?-2015夏令營特別報導

文:莫茲晶心理師

很多人問「為什麼要跟著心理師去玩?跟著心理師去冒險?」「他們又不是專業的冒險家、也不是專業的單車選手。孩子參加這樣的營隊究竟會有什麼收穫呢?」我想這是許多人看到「跟著心理師去冒險」營隊訊息時,心中會浮現的疑問。

* 透過與環境互動發展自我調節能力

四天三夜的「跟著心理師去冒險」營隊,確實不是以訓練孩子成為專業的單車或泛舟選手,也不是培育孩子成為服務老人志工為主要目標。記得第一天在七星潭進行單車試騎時,有些孩子能夠輕而易舉的騎著單車繞幾圈、有些孩子非常謹慎的踩著踏板往前行、也有孩子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橫衝直闖。
「跟前面保持一個車子的距離!」
「騎車不能超前,也不能落後。」

孩子參差不齊的騎單車能力變成老師們與孩子互動、教孩子如何調節自我的好時機。當老師們在一旁反應孩子的騎車表現時,孩子們開始專注自己的身體語言,更關注自我跟環境的關聯,嘗試調整自己的步伐、速度。這背後的價值在於:我們相信孩子的自我調節能力是透過跟環境及人的互動發展出來的。孩子要學會控制自我,需要先注意到自己跟環境人事物的關聯。

* 引導表達自我感受與想法,創造學習空間

記得在營隊裡,有一位孩子在烤肉快結束時,很興奮的拿著一桶水,不斷往烤肉架上潑,卻沒有注意火焰有可能會噴到其他人,也沒有注意到滿地的水會容易讓旁人滑倒。

「小林,停。你在做什麼?」
『在熄火。』
「你看看你澆的水發生了什麼事情。」
『太多了,他們被嚇到了。地上好濕喔!』
「那你現在要做什麼?」
『好,老師,我知道了。我把水倒掉。』

「簡單的互動裡,不再是老師發號指令,而是孩子學習覺察自己的行為、行為的結果,進而思考該如何調整自己的行為,以達到「你好我也好」的目標。如此的互動不斷在四天三夜的營隊裡上演。我們透過互動嘗試理解孩子的行為、嘗試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釐清情緒背後真正的意圖。孩子不擅長表達自我,孩子需要大人的引導,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當感覺自己被接納、被理解時,他才會對這個世界感興趣、願意跟外界溝通互動,不再防衛或封閉自己,願意跟大人合作,也更願意學習成長。

* 良好的互動經驗有助於人際能力的發展

小貝:「欸,昨天抱歉!我不應該用可樂潑你,你有沒有怎麼樣?」
華仔:「喔,沒什麼啦。還好。」

這是一對發生衝突的學生的對話。猶記衝突當天,小貝因不滿華仔遊戲時推了他一把,而將手上的可樂潑向華仔。華仔想一拳揮向小貝時,被老師制止了。老師讓兩人冷靜後,再陪伴兩人一起處理彼此的不滿。由於小貝參加本會營隊多年,因此對營隊的老師都非常信任,相信「關係中的不滿是可以表達和處理的」。華仔第一年參加本會衝突,我們注意到他對大人的不信任和防衛。但是在老師釋出善意以及陪同下,華仔也很大方的跟小貝處理關係。兩人當天彼此鞠躬道歉後,沒想到第二天小貝私底下對華仔表示關心。小貝所展現的關係處理成熟度不是一天造就成的,而是透過不斷的互動、被信任、被理解、被允許表達中,慢慢堆疊出來的。

當你問我「為什麼要跟著心理師去營隊?」。我想重點不是「心理師」,而是我們這群團隊相信「互動」的價值。兒童心理醫師Stanley Greenspan曾說「發展首要的是對這個世界有興趣」。人要對這個世界有興趣,首要要有人願意去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再一步一步引導他認識自己以外的世界。四天三夜或許無法具體的說明「學到什麼」,但卻能透過團隊老師們細膩的觀察,讓孩子感覺被理解、被信任。光是一個好的互動經驗,就值得讓孩子願意繼續跟人互動、願意相信這個世界,進而發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