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自我探索

情緒界線中學習做有個性的自己

採訪/撰文: 彭韋銜 實習諮商心理師
受訪者: 黃一庭 諮商心理師

「你看那個全身黑裝的人都不說話,好有個性喔!」
「她蠻有個性的,話不多,酷酷的。」
「我要有個性一點,我要做自己!我不要管這麼多!」

常常我們聽到「要做自己」,認為有個性的人就是因為能夠做自己。但做自己時,身旁可能會出現許多質疑的聲音,讓旁人有所誤會,認為我們太自我中心不顧他人感受,甚至誤以為有個性的人就是不用管別人的感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口號似乎已成為「做自己」的最佳解釋。但為什麼當我們和某些能夠做自己的人互動時會感受到親切舒服,另一些則往往感覺到壓力呢?

一庭心理師與我們分享這兩者都是以自己的感覺為主,不會勉強自己去迎合團體的需要,或為了人際和諧委屈自己。若要更細緻地區分,這其中有一部分的人用自我中心來形容或許比較貼近。自我中心的人與他人互動時,容易出現「我是對的」、「這樣做才是對的」的言語。我們會產生一種自己才是對的想法,容易讓他人感受到不舒服。 如:看見父親白花佈滿了頭頂,顯得老態時,為了讓父親看起來更有活力朝氣,我們帶父親去往美容院染髮。即便父親認為不需要,我們仍執意帶父親去了美容院。父親坐了2小時之久,帶著烏黑的髪色回到家中,我們看著父親顯得更年輕的樣子很滿意,但父親卻因久坐而背後痠痛。我們以自己為了父親好為由,卻忽略了父親的感受與想法。這樣的行為想法,就容易讓旁人覺得我們很「自我中心」。

相較於自我中心,另一種做自己的狀態是我們並不會否定對方的價值觀與想法,我們仍可以擁有自己的主觀意識,且能分辨哪些價值觀是自己所喜歡的哪些則不,同時也能尊重對方仍有自己的選擇與想法。我們能在某些時刻表達自己的不同想法,但不會剝奪對方擁有自己的價值觀之權利。然而實際生活上,我們可能沒有辦法很清楚地分辨我們是在做自己或是自我中心,因為要察覺自己的感覺與需要已經很不容易了,要再進一步去分辨自己與對方的想法與感覺,則是更難做到。

情緒界線
一庭心理師將這兩者的差異稱作是情緒界線的概念。做自己時,我們能接受對方有不一樣的想法,我們也能接受自己的情緒,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也就是說,當雙方想法或價值觀不一致時,能夠尊重彼此的差異,允許對方可以保有他的信念,同時明白這並不代表自己的觀點是錯的,我們理解自己的失落也許來自沒有被認同、被欣賞或是某種內在需求的挫折,並以這樣的了解來調整心態,或是以適當的方式和對方溝通。

與人互動中難免意見相左,即便有自信,我們有時也會感受到失敗、難過、失望、不被欣賞等感受,這都是很正常的情緒反應。當不舒服的情緒出現,不經察覺就覺得是對方的錯,甚至要求別人配合自己時,往往會讓他人感到不適,讓人感覺自我中心。

但我們也可以慢一點,看看現在的關係對象上是否有自己擔心或不認同的部分。若可以,我們試著將自己的感覺或建議告訴對方,但同時提醒自己,我們可以尊重對方有自己的選擇權,就好像我們也希望自己如此被尊重一樣,這便是情緒界線的作用。

從自我中心走向做自己
一庭心理師提到做自己是需要歷程的,就好像嬰兒在出生時會用哭泣來吸引周遭的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嬰兒將情緒的責任交給了他人完成,但那是因為嬰兒還沒有能力為自己的情緒負起責任。在嬰兒逐漸長大的過程中,漸漸學會了更多的事情,情緒調節能力也愈趨增長。我們隨著年齡成長發展出足夠能力為自己負責的時候,便也是我們開始有機會學習做自己的時候了。於是我們可以說,一個能夠做自己的人,是能夠分辨什麼是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什麼是別人的,且能對自己負起責任。

在這個不算短暫的過程裡,一庭心理師提醒我們可以看看自己所覺得的好,是不是對別人來說也是好?互動中付出了什麼代價與得到了什麼,這代價與結果是自己想要的嗎?當我們試著看見自己的情緒與需要,我們才有機會看得清人際間的情緒界線,開始學習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慢慢地學習做自己。

做自己真的不容易,但這也代表著我們準備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慢慢學習長大。好好地看自己的互動模式,關係中我們付出了什麼得到了些什麼。別委屈了自己,也別忽略了別人,有個性的人做自己時,也可以是個溫暖自己與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