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情緒話題

當孩子怕黑、怕鬼時……

文:莫茲婷心理師

陪伴孩子度過恐懼,需要父母的同理,與願意一同遊戲的心
「不要關燈,你要陪我睡,我睡著了你也不能離開!」
「那裡黑黑的,有一條長長的影子,是鬼!我好怕!」
「客廳沒人,我不敢自己一個人在客廳!」

當孩子出現以上的狀況,父母通常是如何應對呢?除了帶著不耐煩的情緒順應孩子要求,口中亦同時忍不住這樣說:「世界上哪有鬼,你不要自己嚇自已!」、「你膽子很小欸,你幾歲了,怕什麼怕!」、「那些鬼怪的電影都是假的,騙人的!」

結果卻是:爸媽的半句話沒聽進去,恐懼害怕的心卻依然揮之不去,甚至是越想說服,就越變本加厲,原因在於父母的說服、責備或是嘲笑,令正在經歷害怕的孩子有著這樣的心情:「我害怕的心情,你一點都不了解啊!」孤單地承受害怕,結果是更加害怕的。

因此大人必須看清楚的是:恐懼心理正在支配著孩子,他的怕是千真萬確的,絕非三言兩語能撫平。

理解恐懼的本能
害怕和恐懼是人與生俱來的特質。舉幾個例子:一到六個月的嬰兒,害怕巨大的聲響;六到九個月正學爬行的嬰兒會懼怕高度;一歲半到兩歲的孩子經常出現分離焦慮。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自身控制能力增加了、認知能力也增長了,再加上父母給予耐心的陪伴,孩子逐漸獲得了對這世界的認識、掌握及相對的因應能力後,在他原先看來害怕的事就不再這麼害怕了!

同樣地,怕黑、怕鬼,是對於恐懼刺激的思考及區辨能力都還不足,通常發生在三到六歲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非常豐富,且暫時還無法區分現實與想像之間的差距,會幻想出一些怪物藏在角落裡、自己是大恐龍等等。因此,要陪伴孩子跨越這恐懼期,增加他對世界的認知、提昇他的掌握及因應能力是關鍵因素外,最重要的仍然是父母陪伴時的細膩心態與技巧。

成為孩子的安全堡壘
以上是協助父母親用孩子的角度來理解,他們的害怕其實不是找麻煩、不是膽子小、不是很笨,而是心理發展的正常過程。接下來我們來探討如何參與「走過黑暗迎接挑戰的過程」吧!

1. 用「同理」傾聽孩子的懼怕:當聽見孩子說「我怕鬼」、「我怕黑」的時候,也許你會說:「哪有!你不要自己嚇自己,你想太多了。」這樣一來,你是站在與孩子害怕情緒的對立立場,否定他的情緒,而非了解與接納他的情緒,所影響的結果是:阻斷了親子間的心理連結與陪伴學習的機會。
因此, 取代否定情緒的做法,第一步就是放下手邊的事吧!以專注及好奇傾聽並同理孩子的害怕:「你很害怕,是嗎?」、「你覺得黑黑暗暗的會怎麼樣呢?會發生什麼事呢?」、「你想到的鬼是長什麼樣子的?」父母宜保持穩定的情緒,且不大驚小怪,避免加深孩子怕黑怕暗的心理暗示。

如此,當有機會引導孩子將他害怕的情境具象化時,不僅他的心情獲得了理解,同時恐懼感亦會降低很多。展現「強大」的安全堡壘:心理學依附理論的論述是,當孩子身邊有一位讓他安全依附的大人,這位大人就像是他的安全堡壘,能影響孩子更願意向外舉步探索世界,也能夠從父母的示範及安撫中學習如何調節情緒。
因此,當孩子對於未知世界或事物因怕黑怕鬼的心理而到恐懼時,父母如何能成為他的安全堡壘呢?第一步必須給予肯定,肯定他找對人了,因為爸媽對抗黑暗或鬼怪可不是省油的燈,「原來你是怕這個……(描述以上他所害怕的內容),你找對人了,我這方面可是很厲害的!」以下列舉一些創意的作法展示你的 「厲害 」,也可以舉一反三喔!
✓ 跟孩子比力氣:感受你的力量有多大,贏他幾次之後,再讓他贏,如此一來,他就在你之上,更顯強大啊!
✓ 秀出你的肌肉:看!我有這個!
✓ 用譬喻:我有光在身上,黑暗或鬼遇見我就逃之夭夭,因為光會把他們逼退。

當力量在你身上展現時,孩子不知不覺地會將焦點從害怕移轉出來,因為眼前有個厲害的靠山。如此一來,他不僅能因靠山得到安全及保護,也可以仿效靠山學習如何對抗黑暗鬼怪。

2. 用「探索及增能」增加掌控感:父母再進一步可參與孩子的「恐懼幻想」,在安全堡壘的加持下漸進探索,目的是辨識該恐懼事物的本質,對恐懼事物產生新的認知框架,最終協助孩子產出從內而生的「掌控感」。以下提供增加「掌控感」的例子,只要我們把握如何提昇「掌控感」的精隨,就可以延伸出疏導孩子的各種因應策略:
✓ 肢體遊戲
「鬼在哪?我們一起去看看!」接著,牽著他的手,陪他來到他所說的鬼出沒之處,在此以戲劇想像的方式來探索環境。例如:與鬼展開動態十足的交鋒,假裝捉捕它、有時不慎受到它攻擊,但你們總是遠遠地佔上風,最後對鬼施加恐嚇命令:「你想嚇人,但你絕對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直到鬼很驚恐地消失、離開-- 「你回來,不要落跑!」,轉而用得意的口氣對孩子說: 「它嚇得屁滾尿流地走了!」。
其實,這是一場親子共享的奇幻冒險遊戲,而你們永遠都是贏家,因為鬼實在太遜了!最後,你可以傳承一套秘笈給孩子,當作他的護身秘笈:「鬼怕勇敢的人,你越不怕它,它就輸了!」若孩子累積愈多次有趣且成功的經驗,漸漸會對畏懼的事物產生放鬆與掌握感。

✓ 畫圖說故事遊戲
「你把那鬼的樣子畫出來給我看看,我來研究它是什麼樣的鬼,可用什麼方式來對付它!」畫得越具體越好,他邊畫,你可以問他:「它有什麼地方長得像人?」、 「有眼睛嗎?鼻子?嘴巴?頭髮?」畫完之後,請孩子想想這鬼的名字和屬性,「它是什麼鬼?是搗蛋鬼、貪吃鬼、愛哭鬼……?」接著延伸與人性生活相關的問題:「它是搗蛋鬼對嗎?它是不是太無聊沒朋友,到處搗蛋找朋友?」、 「它是不是愛哭鬼,想找人秀秀?」你邊猜邊問,只要孩子有回答,立即給他大大的讚賞:「你真厲害!被你識破了!」最後依照孩子畫的圖及故事內容來延伸對付鬼的方法:「原來是這樣的鬼啊!你猜要用什麼寶物來克它呢?」先以孩子提出的方法為主,如果他遲疑,你再從旁協助,讓孩子自己或你和他一同共構,把寶物畫出來,剪貼護貝或貼在家裡某一處,成為他的守護者!

✓ 擅用譬喻
針對年齡大的孩子,可以用譬喻方式來討論,如:鬼如同細菌,它難用肉眼看見。細菌會攻身,鬼會攻心。且同樣地,兩者可以透過增加免疫力來對抗:「當你害怕時可以做哪些事讓自己心情放鬆、保持愉悅呢?」例如:打開電視、聽音樂、開燈、看書、打電話找人聊天等等,可跟孩子討論出專屬他的解決方案。
陪伴孩子走過黑暗,迎接挑戰的過程,其實也能喚起許多大人面對恐懼的情緒操練。事實上,每個人的內心都存有不同的害怕,當我們越了解它、接納它,害怕就不再能操控我們,轉而可以平靜安穩地面對它,進而習得更多超越害怕的能力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