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親子話題

特殊兒教我們學習愛~淺談特殊兒家庭壓力

採訪/撰文 彭韋銜 實習諮商心理師
受訪者 王巧涵 臨床心理師

父母帶著期待的心情迎接孩子的到來,但在孩子漸漸成長的路上,發現了孩子的氣質不一般時,特殊兒父母難免會感到失落與自責,腦海中可能常常會冒出「是不是我哪裡做得不夠好?」各種壓力也伴隨而來,讓父母難以喘息。父母的壓力大,身旁的人看了也難受,但究竟我們可以如何陪伴彼此面對呢?

親友的支持
長期與兒少工作的巧涵心理師分享,許多特殊兒父母的壓力,常是從親友兒來的。親友們也許看見了父母的不容易,希望可以給予幫助,想要給予父母一些教養上的建議。但這往往會造成反效果,會讓父母感到壓力與自責,質疑是不是自己還做得不夠好或不對呢?若親友希望給予幫助,心理師建議給予更實質上的,例如幫忙父母陪伴孩子一段時間,讓父母擁有一個喘息的空間;或是單純傾聽父母在教養上的挫折與感受,同理他們的辛苦,肯定他們付出的努力。關於教養建議方面,如果父母主動詢問、要求建議時,再提供協助,或是也可以建議他們找專業人員諮詢,親友扮演支持的角色即可。

環境的友善
「你看那個小孩一直哭,他媽媽都不管他,沒家教!」這一句話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呢?生活中,我們常聽見類似的話語在評論路上行為失控的孩子和家長。這一句話,或許是帶著希望父母可以好好管教孩子的善意,但對於聽見的父母而言,只會加深他們的挫折感。旁人對於自己不熟悉的孩子,隨意下了個判斷,很輕易地就使父母感受到被否定的失敗感。特別是大環境對特殊兒的了解不充分時,常有人給特殊兒貼上負面的標籤、視孩子為害群之馬等,這些不友善的態度亦會讓父母感受到壓力。父母一方面擔心孩子在學校是否會受到欺凌,造成心靈受傷,另一方面也擔心自己的孩子會不會造成他人的困擾,讓其他人的工作負擔增加。

巧涵心理師呼籲大眾,若在我們生活中發現一些孩子有狀況時,可以給予一些包容與時間,讓父母能好好地處理孩子的狀況。許多時候,善意地不去關注,讓父母能專心處理孩子,就是當下最好的幫忙了。有些時候,孩子失控是因為還未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當下的衝突其實是父母陪伴孩子好好練習的機會;但練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慢慢累積經驗,社會若能塑造一個友善包容的環境,讓父母能好好與孩子磨合,會是極大的支持力。如:在捷運上,一位狼狽不堪的母親和你對上眼時,友善給她一個微笑。或是學校老師可以帶領一些活動,理解每個孩子的不同,用正向的眼光去看待這些不同的特質,舉例而言:好動的孩子其實是充滿活力和創意的,如果有需要發揮體能和創新的任務,就可以邀請他們協助等。

放下完美父母的期待
特殊孩子本身的特殊氣質,一開始對父母來說常是陌生的。任何的新手爸媽在一開始都會緊張不安,更何況是面對較磨人的特質,如不說話、高敏感、好動等。父母過去可能沒有這樣的成長經驗,導致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互動、建立親子關係,帶來父母的痛苦與壓力。如果這時環境不友善、又有其他孩子要照顧、有婚姻或姻親問題等等,父母的壓力就更大了。巧涵心理師提及到,每一位父母都會渴望自己對孩子所付出的情感得到回饋,這其實是人很自然的需求。但特殊氣質的孩子卻常無法立即回應、或不理解父母的情緒和需求,讓父母在教養過程中受挫。例如衝動的孩子常常講不聽,或無意間闖禍,父母即使知道孩子不是故意的,但心中難免也會感到失落與擔心。

面對這些情緒,巧涵心理師分享到,父母本身的特質也是重要的因應關鍵。若是個完美主義的父母,將此特質套入在育兒上,教養的真實景況會與自己的想像造成落差,造成相當大的失落與壓力。心理師建議父母要適當地放下對自己成為「完美父母」的期待,給予自己在育兒上一些彈性,接納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有時沒做好、犯錯是沒有關係的。除外,特殊兒父母有時會自責,認為孩子的特殊氣質是自己造成的,因此產生了彌補心態,將自己的生活全奉獻給孩子以進行「贖罪」,導致父母沒了自己的生活,失去了自由與平衡。巧涵心理師提醒,愛孩子的父母也要適當地擁有自己的生活,不全然將生活與孩子綁在一起。鼓勵家長們勇於開口尋求後援,可以彼此分配工作,給予自己一個休息的時間,即使時間不長,只要可以去外面散步買個東西、與朋友見面聊天、從事喜歡的事情等,都是自我照顧的方式。當父母可以適當地處理自身的需求時,才擁有更多心力去陪伴孩子。

照顧孩子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特殊兒的教養更是花費父母的心力與時間。無論我們在特殊兒身邊是什麼角色,你我都可以試著給予彼此支持與包容。我們的友善對於特殊兒的父母而言,會是很有意義的。當我們學習去陪伴特殊兒父母面對的教養挑戰,或許也是一種學習,使我們能夠去愛與包容人有不一樣的樣貌。無論是特殊兒父母,或身旁的人,當我們看人的角度廣又多元,我們的心也會寬一點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