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人際話題

讀空氣?毒空氣?

採訪/撰文 黃亞諾 實習諮商心理師
受訪者 邱羣倫 心理師

甚麼是讀空氣?
這是來自日文「空気読めない」,直譯成中文為不擅長閱讀空氣,是用來形容人的詞彙。用我們日常用語來表達就像是指「這人真白目」、「應該是沒帶腦袋出門」、「講話不經過大腦的嗎?」等意思。

換句話來說,讀空氣像是華人社會中的察言觀色,是在社交網絡及不同場合都需要的技能。一旦缺少這樣的技能,就會被冠上白目、不解人情…等類似的稱號。只是物極必反,如果在人際互動中過度讀空氣、捨棄自己的需求,被迫隱藏自己,只為了順應當下的空氣,久而久之就會忘記最原本的自己。

「很容易在意他人的評價。」
「以滿足他人的期待為優先,無法幫助人,心中會產生莫名的愧疚感。」
「為了融入團體而戴上面具,不敢表達自己內在真實的感受。」
「與人聊天時,總是在顧慮如何應對最恰當,深怕自己講錯話」

如果你對以上敘述很有共鳴,這樣的情形已經對你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擾,甚至影響你不再願意與更多人接觸,也許你正在過度的讀空氣。

擅長讀空氣並不是件壞事,但空氣是用來呼吸,而不是來毒害自我的聲音。

那就不要讀空氣?
確實,我們要避免做到過度的讀空氣,邱羣倫心理師提到:「過度在意他人想法以及環境的氛圍,身體也會透過某些生理狀況產生警訊,像是頭痛、胃痛…等。」但不是要捨棄這項社交技巧,而是要學會更恰當與它相處,讀空氣是項天賦,不讓讓它成為天下最沉重的負擔。

時常被讀空氣所困擾的人,在社交場所常常感到不自在,因為需要隱藏自己的聲音、滿足他人的期待,並且極盡所能不給他人帶來不必要的困擾,這樣人際互動下帶來的焦慮及壓力,除了與世隔絕之外,還有辦法可以來應對嗎?

 

邱羣倫心理師有如下的建議!
1.找出在意他人背後的真實原因
有時候讀空氣背後的動力是害怕得罪他人,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反而說服自己這是為了顧全大局。其實,可以花點時間來自我探索,釐清我們讀空氣的真實原因。

2.破除毀滅性思考
怕在關係中說出真實的想法,別人會對我們產生負面想法,例如:討厭我、貼標籤、失去這段關係…等。但我們可以試著去揣摩,說出自己的感受,這樣的作法真的會被別人討厭嗎?還是我們已經習慣當編劇,設計了一個最嚴重的劇本,卻沒有想過事情可能不會那麼嚴重。

3.審視關係的必要性
其實關係是互相的,是要彼此去經營的。也許因為過去的經驗,深怕講錯話,會讓對方火冒三丈,讓對方不喜歡自己,不再跟自己交朋友。但若只因一次真實表達,而讓對方不再與自己有交集,反而能幫助我們去思考,是否要為了這段關係,而失去了自我。

4.學會聆聽自己的聲音
不要讓「討好別人」成為慣性,沒有任何人能夠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學習去營造一個新的習慣、聽自己真實的聲音、把焦點從他人身上轉回自己身上,當別人熱情向你提出請求的時候,請別人給你點時間思考,避免立即給予回應,且找地方靜下來,了解自己真實的想法。另外,平常可以挪出時間和自己獨處,更認識自己。

從小我們都被教導要把別人的需求放在前面,這樣的教導沒有好壞之分,但不要過度的壓抑自我,去迎合他人。要先學會愛自己,才有力量去愛他人。

轉變,是一個歷程,不可能一蹴可幾。

邱羣倫心理師鼓勵大家,過去是以他人想法為優先的思想慣性,突然間要轉變焦點回到自我身上,學習來愛自己、聆聽內心的聲音,是不容易的,在轉變期間,可能會感受到某些程度的挫敗,因為不論是誰都需要花時間來調適,這是很正常的。改變習慣需要時間,不要給自己壓力,因為活出真實的自我,是沒有固定的公式及答案。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在與人相處中舒適地呼吸,而不是為了滿足對方的期待,導致自己喘不過氣來

期盼您能夠學會與讀空氣和平共處,不再感到憂愁及壓力。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如何調適過度在意他人所帶來的困擾,歡迎大家來找心理師聊聊喔!